一是當時材料受限,絕緣材質和金屬部件的成分不夠穩定,所以無法使用很久,特別是汽車發動機的壓縮比逐漸提高,無法使用更久;
二是當時汽車內部沒有行車電腦ECU,不具有自動調節的功能,所以雙火火花塞的效果無法發揮。
四、雙火花塞方案
1、早期的汽車雙火花塞方案
很多年前,國外車企的工程師們就在想,能不能多點1次火,讓燃燒更猛一點呢?如果燃油可以“消化”的更好,那么就可以“吃”的更少一點,也可以排放的更少一點。
1978年。NISSAN尼桑的Z18 1.8L 雙火花塞四缸發動機,是目前所知的雙火花塞汽車汽油發動機的鼻祖。
NAPS-Z的特點是:
燃燒效率非常出色,所以燃料經濟性、駕駛性較好。
尾氣降低,CO、HC、NOX降低,燃料得到了穩定燃燒。
解決了快速燃燒時帶來的燃燒噪音的問題。
進行精簡的排氣系統達到的技術受到了好評獲得了獎項。
發動機的易啟動性提高了。
結構上簡單易實現。
隨著NISSAN尼桑的全球銷量擴展,NAPS-Z技術被售賣到全球各大洲,有代表性的雙火花塞車型是1983年NISSAN尼桑的Datsun達特桑720車型,搭載Z24 2.4升雙火花塞四缸發動機,可以產生103馬力(77千瓦 )。
這時期的雙火花塞點火系統不是智能控制,所以未能得到大面積的推廣應用。
在點燃式發動機上使用雙點火系統,不僅出現在汽車上,更是出現在摩托車發動機和飛機發動機上。
由于汽車和摩托車的發動機較小,放置雙火花塞及其點火線圈的氣缸位置空間有限,現代的汽車雙火花塞方案采用的不夠普遍,通常都是較大排量的發動機才有較充足的地方放置。國內常見的雙火花塞車型是本田飛度1.3L、思迪1.3L,而其他在國外銷售且進口數量極少的車輛,幾乎都是中高檔車型,也是一般車主不易知道的事實。